豆制品加工废水处理设备
豆制品加工废水处理设备——设计原则
1、采用石灰沉淀+气浮+水解酸化+AO污水处理工艺,确保处理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排放要求。
2、污水处理站的污水为食品厂综合排放水,需对所排放的污水须经预处理,且达到污水处理站的进水要求后,才能纳入污水处理系统。
3、污水处理站既便于操作管理、设备维护,同时又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调性,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同时力求污水处理站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省,运行能耗低,处理费用少。
5、设计时充分考虑污水处理站的二次污染的防治,对配套设备的除臭、降噪、减振有相应措施,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剩余污泥经好氧消化处理后,定期由外协单位清理外运,从而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6、污水处理系统设有应急旁通和双电源等保护措施。
7、污水处理动力设备及其它配套设备均选用国内厂家的产品,确保运行稳定、稳妥、可靠。
豆制品加工废水处理设备——设备的工艺
(1)调节池:调节池的作用是均质和均量,一般还可考虑兼有沉淀、混合、加药、中和和预酸化等功能,对水量和水质的调节,调节污水pH值、水温,有预曝气的作用,对池内水体搅动、充氧,防止悬浮杂质沉淀,还可用作事故排水。
(2)接触氧化池:调节池后出水自流至接触池进行生化处理,接触氧化时间可达6小时,填料为半软性填料(即以硬性塑料为支架,上面缚以软性纤维),它可以防止生物膜生长后纤维结成球状后减小填料的比表面积,易结膜、不堵塞。
(3)沉淀池:生化后污水流到沉淀池,沉淀池为斜板沉淀池。斜板沉淀池利用异向流原理,泥水分离速度快、水流稳定、分离效果好,相对于平流式等其它形式的沉淀池而言,其泥水分离速度和表面水力负荷都高出一倍,排泥采用空气提升污泥池。
(4)消毒池及消毒装置:消毒池采用技术成熟的臭氧进行消毒,消毒池接触时间大于12min。
(5)污泥池:沉淀池的污泥均用污泥泵提至污泥池内。污泥池的清液回流至接触氧化池内进行再处理。剩余污泥很少,一般1-2年清理一次。清理方法可采用吸粪车从污泥池的检查孔伸入污泥底部,进行抽吸外运即可。
豆制品加工废水处理设备——工艺优点与许多传统的生物水处理工艺相比, MBR 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出水水质优质稳定
由于膜的高效分离作用,分离效果远好于传统沉淀池,处理出水较其清澈, 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细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 ,出水水质优于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CJ25.1-89 ),可以直接作为非饮用**杂用水进行回用。
同时,膜分离也使 微生物被完全被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 使得系统内能够维持较高的微生物浓度,不但提高了反应装置对污染物的整体去除效率,保了良好的出水水质,同时反应器对进水负荷(水质及水量)的各种变化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耐冲击负荷,能够稳定获得优质的出水水质。
2、剩余污泥产量少
该工艺可以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低(理论上可以实现零污泥排放),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
3、占地面积小,不受设置场合限制
生物反应器内能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处理装置容积负荷高,占地面积大大节省; 该工艺流程简单、结构紧凑、占地面积省,不受设置场所限制,适合于任何场合,可做成地面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
生化处理进一步降解污水中的COD是较经济的处理工艺,其缺点是处理后出水的COD浓度难于达到很低的水平,当要求的COD值很低时,仍需要采取其它措施;活性炭吸附工艺是一项技术可靠、经济上可行的方法,出水的COD可达到10mg/L左右的水平,缺点是需要定期再生,如附近有活性炭生产厂提供换炭业务时,活性炭吸附工艺是一种较理想的污水深度处理方法;对于臭氧预处理+生化处理方法,虽然能够使出水COD达到较低的水平,但作为循环冷却系统补充水不一定能够减少粘垢的产生量,同时采用臭氧处理还会大大增加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运转管理也将复杂化,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慎重考虑。
豆制品加工废水处理设备——使用说明1、重力式无阀过滤器初次运转时,采用胶管将清水注入水箱,使水经连通管自下而上通过过滤器,以排除过滤器中的空气。
2、重力式无阀过滤器初次反洗前,应将冲洗强度调整器调整到虹吸下降管直径四分之一左右的开放度进行反冲洗,以后逐次放大开启度,直至规定的冲洗强度为止。
3、重力式无阀过滤器运行后,应定期检查滤料是否平整和受到污染,特别是用作循环冷却水旁滤时易发生藻类对滤料表面的污染。如发现被污染,应将表面被污染的滤料(约100毫米厚)清除,更换新滤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