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区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装置
新社区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处理流程:
该处理站的食堂废水、卫生间、办公楼废水进入污水管网前,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以防止堵塞管道和水泵,主要预处理措施包括化粪池和隔油隔渣池。化粪池是处理粪便并加以过滤沉淀的设备,隔油隔渣池用于拦截员工食堂排放废水中含有的大量饭菜残渣和浮油,以减轻后续处理设施的处理负荷。经预处理后废水进入服务区污水站进行处理。格栅井主要用于拦截悬浮物和毛发,之后废水经过沉砂隔油池,少量溶解性的含油废水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在流动中油上浮至水面,泥砂以及易沉降的无机性颗粒物沉淀在池底,之后废水在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调节池采用上部盖板的全封闭形式,确保无异味散出。废水在调节池通过提升泵提升进入水解酸化池,水解酸化处理方法是一种介于好氧和厌氧处理法之间的方法,和其他工艺组合可以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处理效率。该处理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将难降解**物分解成易降解**物,同时将大分子**物降解成小分子**物,可以大大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做好准备。水解酸化池出水进入A/O池,A/O生物脱氮工艺是由缺氧和好氧两部分反应组成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污水进入缺氧池后,依次经历缺氧反硝化、好氧去**物和硝化的阶段,流程的特点是前置反硝化,硝化后部分出水回流到反硝化池,以提供盐。在缺氧池中,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物作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带入的大量NO3-N和NO2-N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中,使废水中BOD5和TN浓度大幅度下降;在好氧池中,**物被微生物降解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氮被氨化继而被硝化,使NH3-N浓度显著下降。伴随着硝化过程,NO3-N的浓度增加,含NO3-N的混合液由好氧池末端的混合液回流泵回流至缺氧池完成反硝化过程。该阶段完成后,好氧池的出水进入二沉池,实现泥水分离,沉淀池的上清液自流进入池,之后经达标排放。
新社区分散式小型污水处理装置工艺说明:
1预处理
由于pH值相当低,在进入处理系统前需调节废水的pH值,使之达到后级厌氧细菌生物处理所需的中性pH值;加入的碱中和剂(Na2CO3)通过管式静态混合器与废水混合,加碱量由在线pH控制器自动控制碱液计量泵的投加流量,加入的碱中和剂还可以部分地去除废水中的根离子;调整pH后的废水经沉淀后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可取代初沉池,有较高的悬浮物去除率;兼有预酸化作用,利用水解和产酸菌反应,将不溶性**物水解成溶解性**物、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能进一步防止固体颗粒物进入厌氧生物反应器,同时防止在后级厌氧生物反应器中产生对甲烷菌有抑制作用的盐。
2厌氧处理
采用三级UASB厌氧处理。UASB反应器是种悬浮生长型的消化嚣,由反应区、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反应器内部结构主要包括三相分离器和布水系统。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UASB反应器中的污泥,绝大部分是甲烷化细菌,能将废水中以上的**物转化为由甲烷(CH4)、二氧化碳(CO2)、氨(NH3)、硫化氢(H2S)混合组成的沼气,其含量分别约为55%~73%、25%~35%、1%~2%、0.5%~1.5%。
调节池出水经耐腐蚀料浆泵增压,通过换热(调试时使用,正常运行时废水不需加热)加热后进入**级高温(55°C)UASB反应器;一级厌氧出水经沉淀池Ⅱ沉淀后泵入二级中温(35°C)UASB反应器;厌氧出水经沉淀池Ⅲ沉淀后泵入三级中温(35°C)UASB反应器;废水经一级高温和二级中温共厌氧处理后出水COD可降至2000mg/L以下。
厌氧产生的沼气经气水分离、脱硫、脱水后送至沼气贮罐,收集的沼气可以代替燃煤进入锅炉燃烧,节省部分能源;多余沼气应导至安全地区经放空燃烧。
按每天还原9吨COD计,大约产沼气6600m3(其中甲烷气约3600m3),相当于6.6吨20000KJ/Kg燃煤或4620L汽油或3.66×104kW•h(3.66万度)电能的热量。
厌氧出水自流进入缺氧—好氧系统。
工艺原理
人工湿地系统水质净化技术是一种生态工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一定的填料上种植特定的湿地植物,从而建立起一个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当污水通过系统时,其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被系统吸收或分解,使水质得到净化。
方法特点
人工湿地系统具有建造成本较低、运行成本很低、出水水质非常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同时如果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还有美化环境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具有占地面积较大的缺点。
适用范围
经过人工湿地系统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可以达到地面水水质标准,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深度处理的方法。特别适用于饮用水源和景观用水保护,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排入饮用水源或景观用水的湖泊、水库或河流中。因此特别适合处理饮用水源或景观用水区附近的生活污水或直接对受污染水体的水进行处理,或者为这些水体提供清洁的水源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