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工艺说明
医院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工艺说明——设计原则
1、采用先进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确保处理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排放要求。
2、污水处理站的污水为车间生活区综合排放水,对所排放的污水须经预处理,且达到污水处理站的进水要求后,才能纳入污水处理系统。
3、污水处理站既便于操作管理、设备维护,同时又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污水处理设施在运行上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可调性,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同时力求污水处理站占地面积小,工程投资省,运行能耗低,处理费用少。
5、设计时充分考虑污水处理站的二次污染的防治,对配套设备的除臭、降噪、减振有相应措施,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剩余污泥经好氧消化处理后,定期由外协单位清理外运,从而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6、污水处理系统设有应急旁通和双电源等保护措施。
医院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工艺说明——主要作用:
(1)集水池:
收集废水,均衡水质。
(2) 石灰投加反应池:
由于本次设计处理的废水来自原有厌氧池的出水,此废水成酸洗,投加石灰乳的作用是调节水的ph值,并对水中的氮进行初步的降解。
(3)气浮机:
通过投加絮凝剂与助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质絮凝,再经过气浮机大幅度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4)水解酸化池
降解大分子物质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生物处理。
(5)缺氧池
主要起反硝化去除硝态氮的作用,同时去除部分BOD。
(6)好氧池
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池,池内高的溶解氧和优良的生物菌群与**污染物接触反应,为**污染物的降除,氮的氧化和磷的吸收去除创造了较适应环境,提高了**污染物及氮、磷的去除效率。
(6)二沉池
二沉池主要为满足接触反应池随水流出的脱落生物膜,游离菌胶团,**杂质等的沉降,为达到满意的沉降效果,采用设计合理的表面负荷,沉降速度,污泥斗倾角,避免死角,缩短污泥在池内停留时间,保证澄清效果和泥水分离效果。
(7)浓缩池:
生化后所沉淀剩余污泥在池中进行好氧消化稳定处理,以减少污泥的体积和提高污泥的稳定性。好氧消化后的污泥量较少,定期联系排放到干化池进行污泥脱水处理外运。上清液采用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医院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工艺说明——工艺原理
经过对涂装废水水质的化验分析以及排放要求的探讨,设计采用物理化学与生化工艺相结合的方法来对废水进行处理。
废水首先进入曝气调节池,调节水量、均和水质。然后通过提升泵将废水提升一级混絮凝反应槽。混絮凝反应槽共分三格:**格向废水中投加氢氧化钙,将PH调至10~10.5,使废水中的锌、镍、磷酸根转变成为固体沉淀物;*二格向废水中加入PAC,破坏胶体的细微悬浮颗粒在水中形成的稳定体系,将悬浮颗粒聚集;*三格向废水中加入PAM,将水中的悬浮物聚集成有明显沉淀性能的絮凝体。经过混絮凝反应槽处理后的废水自流进入斜管沉淀池,将废水中的固体沉淀物和比重较大的絮凝体去除。
斜管沉淀池出水进入二级混絮凝反应槽,二级混絮凝反应槽也分为三格:**格将废水PH回调至7~8,以有利于后续生化单元和絮凝单元处理效率。*二格加PAC,使水中形成絮体。*三格加PAM,然后自流进入溶气气浮机进行固液分离。
气浮机出水自流进入水解酸化池,通过水解、酸化,将废水中大分子**物分解为小分子**物,将难降解的**物转化为易降解的**物,从而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然后废水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向废水中曝气,经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分解、吸收,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接触氧化池出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生化后的水经提升泵通过砂率罐、碳滤罐对水中的污染物进一步吸附过滤最后出水即可达标排放。
沉淀池污泥、气浮机浮渣均排入污泥池,然后通过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干化后,统一外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