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10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wsz-a-10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工艺流程说明
集中收集而来的污水首先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内的厌氧池,在厌氧池内污水完成水解酸化过程、产乙酸过程。通过水解和酸化过程,提高原污水的可生化性,从而减少后续反应的时间和处理的能耗。 经过厌氧池处理的污水进入缺氧池。缺氧池内利用兼氧微生物来降解废水中的污染物。从好氧池回流的硝化液含有一定的溶解氧,改变了污水中的溶氧浓度,使污水形成较好的缺氧环境,反硝化菌在缺氧池利用新进入的污水中丰富的**物作碳源进行反硝化反应,将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NO3-N和NO2-N还原为N2释放至空气,实现污水的脱氮。
接着污水进入生物接触氧化池,对污水中的**物实行进一步的降解。设计采用生物膜法中的生物接触氧化法作为好氧处理的工序。生物接触氧化法又称淹没式生物滤池,是活性污泥法与生物滤池复合的生物膜法,池内设有填料,填料上长满生物膜,经过人工曝气的污水以一定的流速流过池内填料,通过与生物膜的不断接触,在生物膜的作用下,污水得到净化。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通过曝气设备对池内污水进行适当曝气,在生物接触氧化池内进行好氧生化处理。在好氧生化处理中,**物被微生物进一步生化降解,浓度继续下降;氮被硝化,NH3-N浓度显著下降,随着硝化过程的进行,污水中NO3-N的浓度增加;活性污泥中聚磷菌在好氧条件下大量吸收污水中的磷,把它转化成不溶性多聚正磷酸盐在体内贮存起来,最后通过沉淀池排放剩余污泥达到系统除磷的目的。在经过接触好氧反应后,污水中的污染**物已经被微生物基本消解,进入沉淀池进行沉淀,利用重力沉降将污水中的悬浮颗粒从水中去除,降低污水中悬浮物的浓度。
wsz-a-10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技术参数
厌氧生物膜池
厌氧生物膜池是通过在厌氧池内填充生物填料强化厌氧处理效果的一种厌氧生物膜技术。污水中大分子**物在厌氧池中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能有效降低后续处理单元的**污染负荷。正常运行时,厌氧生物膜池对COD和SS的去除效果可达到40%~60%。
厌氧生物膜池优点:投资省、施工简单、无动力运行、维护简便;池体可埋于地下,不占用土地;其上方可覆土种植植物,美化环境。
厌氧生物膜池不足:对氮、磷基本无去除效果,须接后续处理单元进一步处理后排放。
适用范围:可广泛应用于东南地区各村庄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或沼气池处理后,人工湿地、生态滤池或土地渗滤等生态净水技术前的处理单元。
生物接触氧化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是生物膜法的一种。其特征是池体中填充填料,污水浸没全部填料,通过曝气充氧,使氧气、污水和填料三相充分接触,填料上附着生长的微生物可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物、氮、总氮等污染物。
生物接触氧化池优点: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对水质、水量波动有较强的适应性,污泥产量少,无污泥回流,无污泥膨胀,操作简单,较活性污泥法的动力消耗少,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好。
生物接触氧化池不足:加入生物填料导致建设费用增高,可调控性差,对磷的处理效果较差,对总磷指标要求较高的农村地区应配套建设深度除磷单元。
wsz-a-10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产品安装维护:
1、基础: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如放置在地坪以上,只需准备一块与设备外形相同的混凝土地坪作为基础。基础承压必须大于4T/m2,也同时要求水平、平整。如设备埋于地坪以下,基础标高必须小于或等于设备标高并保证下雨不积水,基础一般是素混凝土(是否配筋视当地地质情况而定)。
2、安装:根据安装图就位,各箱体依次就位,箱体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错,互相间距必须准确,并连接好管道。在设备内注入清水,检查各管道有无渗漏,若无则箱体四周覆土,直至设备检查孔,并平整地面。把电控箱控制线与水泵接通,电控箱与电源接通,接线时注意风机、电机的转向,必须与风机所指方向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