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Z-A2O-7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WSZ-A2O-7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工艺介绍:
1。工艺简介
人工湿地是一种在类似沼泽的地面上建造和控制运行的技术。污水和污泥以受控的方式分配到人工湿地。在污水和污泥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和微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处理污水和污泥。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荫、残渣积累、蒸腾水和养分吸收以及各种动物的作用。
2。技术优势
①建设运营成本便宜。
②维护方便,技术含量低。
③可以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
④可以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
④能提供和间接提供效益,如水产、畜产品、造纸原料、材料、绿化、**动物栖息地、和教育等。
WSZ-A2O-7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优点:
1.污水处理设备重量轻巧,易于运输,方便安装,耐腐蚀,使用寿命长;
2.结构合理紧凑,埋于地下有利保温,在寒冷的冬季(-30 ℃)仍可正常运行,适应中国南北广阔的气候环境;亦可安置在水塘中,借用地形融入周围环境,减少占地面积。
3.无污染,无噪声,无异味,减少二次污染;
4.不受污水量的限制,机动灵活,可单个使用,也可多个联合使用。
5.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管理费用小;
6.净化效率高,BOD去除率在85%~,出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二级或一级(B)标准,可达标排放。
7.较大的特点是可以将污水处理工程布置成景观。因为HYWS埋于地下且出水效果好,地表绿化率可达以上,若使用耐寒喜水的特殊标志性树种或草坪,形成溪流、喷泉、水塘、鱼池融为一体的水处理景观,化污浊为清泉,既治理了污水又美化了环境,满足人们依山傍水而居的愿望
1、厌氧水解池+复合人工湿地模式
人工湿地类型可分为表面流和潜流两类,潜流湿地处理主要有垂直流和水平流两种方式。复合人工湿地工艺将表面流、水平流、垂直流组合起来,组成组合式湿地床对污水进行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其主要问题是对悬浮物、氨氮和磷的去除效果差一些,而人工湿地的缺陷是进水要求较高,必须有前处理去除生活污水中大颗粒物质,避免引起湿地滤料的堵塞。人工湿地处理系统能有效去除生活污水的COD、BOD,同时通过水生植物吸收、微生物的硝化和反硝化以及氮的挥发等以及人工土壤固磷及植物根系吸收方法去除氨氮和磷。通过填料颗粒径级配合调整,滤清出水。这两种技术取长补短,**结合起来其处理效果非常好。
比较而言,采用该工艺其运行费用较低,易维护,可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但占地面积较大,易受虫害影响,受季节影响较为明显。根据建成后的采样分析,采用厌氧水解池+复合人工湿地模式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2、厌氧好氧模式
该工艺利用在厌氧池中厌氧及兼氧微生物水解,将长链**物初步分解为短链**物,产生生物酶。在接触氧化池中进行曝气,利用好氧生物的生长代谢降解水中**污染物。AO工艺负荷较高,占地面积小,处理的建筑物少,可以采用地埋式处理,维护可采用全自动方式进行,但需要较多的维护管理与运行费用。经分析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
3、生物滤池方式
废水经收集,通过格栅池和调节池后将污水引到高负荷生物滤池中进行处理,再经沉淀后排放。在高负荷生物滤池中装填料,污水流经填料表面时,悬浮物被截留,胶体物质被吸附,废水中的微生物则以此为养料而生长繁衍,这些微生物又进一步吸附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状态的**物,在适宜的条件下,逐渐形成具有生物化学活性的生物膜。由于微生物的增殖和生物膜对悬浮物的吸附,生物膜逐渐增厚,膜表面由于易吸收营养物和溶解物,微生物增长迅速,形成了好氧和兼性微生物组成的好氧层。在生物膜内部,由于氧无法进入,形成了厌氧和兼性微生物组成的厌氧层。随生物膜的增厚,靠近填料表面的兼性微生物无法得到营养物,其生长进入内源生长期,生物膜呈老化现象,在水力冲刷下脱落,并重新长出新的生物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