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介绍
学校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工艺选择:
1.**物去除
污水中**物(大多数能被微生物所利用部份称为BOD5)的去除是靠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代谢作用,然后对污泥与水进行分离完成的。生化反应又分为厌氧阶段、兼氧阶段和好氧阶段。
厌氧阶段(化粪池):废水在通过挂着产气菌(甲烷菌)的填料层时,在产气菌(甲烷菌)的作用下,将水中小分子的物质如**酸和醇通过新陈代谢作用转变为很基本的化合物CH4和H2O,从而达到去除COD的目的。
水解酸化阶段:废水通过挂上生物菌膜的填料层,大量微生物将进入水中的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迅速截留和吸附,截留下来的物质吸附在水解生物菌表面,在大量水解细菌的作用下将不溶性**物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在产酸菌的协同作用下将大分子物质、难以降解的物质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
好氧设计阶段:本工程中好氧段采用接触氧化法进行净化。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的一部分**物用于合成新的细胞,将另一部分**物进行分解代谢以便获得细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很终产物是CO2和H2O等稳定物质。在这种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过程中,溶解性**物(例如低分子**酸等易降解**物)直接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而非溶解性**物则首先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然后被酶水解后进入细胞内部被利用。微生物的好氧代谢作用对污水中的溶解性**物和非溶解性**物都起作用,并且代谢产物是无害的稳定物质,因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残余**物。
2.斜管沉淀去除好氧池污泥
污水中通过好氧池后,污泥(好氧菌种)随池出水较多,必须通过率沉淀作用使好氧菌种沉淀下来,采用斜管沉淀工艺,是浅层沉淀理论,强化沉淀的能力,从而污水得以澄清,沉淀下来的污泥(好氧菌种)通过泵回流到厌氧池重复使用。
3. 大肠杆菌及病毒的去除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生活废水必须经处理,采用能力较强的二氧化氯进行处理,二氧化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杀灭废水中的大肠杆菌和病毒。
学校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流程:
1.废水较先历经格栅、 筛网后流至要凝沉淀池为了更好地使处理效果好在舞凝沉淀池中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悬浮物治理效果更好混凝加药也起到调节废水的作用。絮凝沉淀后的废水流入预曝气调节池中。
2喝气调节池中通入空气起到预曝气调节的作用调节均匀的废水用泵提升到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里。
3、生化池里组装充氧率很高的曝气头并装入浮动填料,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对COD和BOD有较高的除去率。一级浮动填料生化池里废水自流入二 级浮动填料生化池,二池采用方法相同。
4、二级浮动填料生化池水自流入斜板沉淀池中,池里加入聚丙烯蜂窝斜管,可大幅提高沉降率,此外水力负载高,停留时间短,占地总面积小。
5、混凝沉淀池与斜板沉淀池沉淀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中,然后经污泥脱水机械脱水。
(1)筛滤。筛滤是预处理中使用广泛的一种方法。主要作用是从废水中分离出较粗的分散性悬浮固体物。所用的设备有格栅和格筛。格栅拦截较粗的悬浮固体,其作用是保护水泵和后续处理设备。食品工业废水中常用的格筛有固定筛、转动筛和震动筛等,格筛常用的孔径是10—40目。
(2)撇除。某些食品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油脂,这些油脂必须在进入生物处理工艺前予以除去,否则会造成管道、水泵和一些设备的堵塞,还会对生物处理工艺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油脂除去并回收又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废水中的油脂根据其物理状态可分为游离漂浮状和乳化状两大类。通常隔油池除去漂浮状油脂。隔油池对漂浮状油脂的去处率可达以上。如果处理流程中设有调节池或沉淀池,则隔油池可与调节池或初沉池合用统一构筑物,可节省投资和占地。对小型处理系统,可设油水分离器撇油。
(3)调节。对于水质水量变化幅度大的食品工业废水,常设置调节池对废水的水质和水量进行调节,调节时间一般为6—24h,多为6—12h左右。调节池容量为日处理废水量的15%—50%。
(4)沉淀。沉淀是用来除去原废水中无机固体物和**固体物,以及分离生物处理工艺中的固相和液相。用沉砂池除去原废水中的无机固体物;用初沉池除去原废水中的**固体物;用二沉池分离生物处理工艺中的生物相和液相,沉砂池一般设在格栅和格筛之后。为了废水中无机固体物表面的**物,避免废水中**固体物在沉砂池中产生沉淀,可采用曝气沉砂池。采用初沉池可降低后续工艺的负荷。初沉池除去悬浮固体的效果与加工的原料和产品有关。